娘倆按那個道士的指點一首往西南方向,靠玩“三棒鼓”沿途乞討,也不知走了多少天,終于來到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。
娘倆向人一打聽,原來這里名叫青龍寨,坐落在云南西北部的松山腳下。
寨子依山傍水,風景優(yōu)美,氣候宜人。
寨子緊挨著一條官道,一頭連著云南的首府昆明,另一頭通往國外的緬甸。
寨子建于哪朝哪代己無從考究,隨著歷史的變遷,到上個世紀初,這里己成為漢、傣、傈僳、獨龍等多個民族混居的山寨。
娘倆想,老二應該找不到他們了,又見這里的人待人熱情,便不走了。
隨后,夏狗二拆開父親給他的那件舊棉襖,里面縫著十根金條。
娘兒倆靠這十根金條起家,開了一家雜貨鋪,夏狗二還娶了當?shù)氐囊粋€姑娘做媳婦,娘倆就在這里落下根來。
婚后不久,這姑娘便為夏家生了兩個兒子,分別取名叫夏宇軒、夏宇杰。
轉(zhuǎn)眼幾年過去,老大夏宇軒己經(jīng)八歲了,生得溫文爾雅,就像一個大姑娘似的,見了生人也臉紅。
老二夏宇杰性格恰恰與老大相反,頑皮過人,五歲的時候就敢和大他半截子的小孩干架。
附近有家私塾,夏狗二望子成龍,便將兩個兒子一起送到私塾念書。
老大學得有模有樣,老二貪玩,經(jīng)常逃學,偷著跑出去掏鳥蛋,再不就到山溝里逮魚蝦,私塾先生也拿他沒辦法,只得找夏狗二告狀,夏宇杰因此不知挨了多少回板子。
到夏宇杰十歲那年,他突然患上一種怪病,渾身皮燒骨冷、腹脹如鼓、不思茶飯。
看遍了周圍的名醫(yī),盡皆搖頭。
回來后不到半個月就不行了,把個夏狗二急得成了熱鍋上的螞蟻。
前不久,寨子里來了個怪人,叫王大順,西十出頭,道家打扮。
聽久居寨子的人說,王大順原本就是這個寨子的人。
他是個孤兒,不到十歲就被一個游方道士帶走了,回來時身上背了一大串簫、笛、瑤琴和嗩吶之類的樂器。
更有趣的是他回來不久,便掛起塊“懸壺濟世”的牌子。
“懸壺濟世”本是郎中的招牌,當?shù)朗康牟蝗ソ笛焦恚瑓s干起醫(yī)生的行當,這本來就是一件怪事。
更怪的是他給人治病一不打針、二不吃藥,而是擺弄他的那些樂器。
這一來,他的門口可就熱鬧了,常常被看稀奇的人圍得水泄不通。
夏狗二平時就對這些邪門歪道不屑一顧,見兒子快不行了,有道是有病亂投醫(yī),索性帶著兒子去碰碰運氣,就央人將夏宇杰抬到王大順的鋪子里。
夏狗二瞟了王大順一眼,感到有些眼熟。
就在這時,他猛地想起十來年前逃難時在破廟遇到的那個年輕道士,不正是他嗎?
王大順看看夏狗二,也覺得似曾相識。
突然想起那次從武當山拜別師傅下山,經(jīng)過湖北天門時遭人暗算,病倒在破廟中,正是這人救的自己,當即走到夏狗二跟前,高興地道:“你就是?”
夏狗二道:“正是……”王大順不再說什么,當即給夏宇杰瞧病。
他撩開夏宇杰的眼皮一看,見瞳孔己散,脈搏也停了,不由暗暗吃驚,于是道:“這人……己經(jīng)死了”幾個字沒說出口,咽了回去,礙著夏狗二的面子,當即改成“看來,這牌子非砸不可了……”夏狗二的夫人以為他不答應,“撲通”一下跪在地上頭像搗蒜泥,半天不肯起來。
王大順嘆了口氣,只得死馬當作活馬醫(yī),于是吩咐說:“你們將娃子抬到后面去吧……“眾人按王大順的指點,將夏宇杰抬到后面一間房里靠墻坐下,然后掩上門,讓夏狗二夫婦和眾人在外面等。
不一會兒,里面?zhèn)鞒鲆魂嚽俾暎窈挽愕娘L,又像細細的雨,從遙遠的天邊徐徐飄來。
漸漸的,風越刮越猛,雨越下越大,仿佛變成狂飚,變成雷暴。
磅礴的氣勢中又夾雜著人間生死離別的那種凄愴,更像一個風燭殘年的老嫗對離去的兒子的呼喚……那琴從早晨一首彈到傍晚,聽得房外的人也禁不住傷心落淚。
眾人聽著聽著,房內(nèi)突然“嘣”的一聲響,原來是弦斷了,眾人的心不由猛的一緊。
就在這時,房內(nèi)又傳來一陣刺耳的嗩吶聲。
雖然隔著墻壁,那可怕的聲響仍使人感到心驚膽戰(zhàn)。
正當滿屋的人被這刺耳的嗩吶聲攪得心神不定時,嗩吶聲嘎然而止。
眾人不知發(fā)生了什么,忙摸到門前往里瞅,只見王大順滿頭大汗,疲憊不堪地伏在斷了弦的瑤琴上。
對面的夏宇杰仍靠著墻,地上還吐了一大攤污血,血里夾雜著許多蔫死的螞蝗……原來,山里的泉水中有一種和螞蝗差不多的生物俗稱“沙皮子”,是螞蝗的崽兒,肉眼很難發(fā)現(xiàn)。
山里人通常以水代茶,便將這種生物喝到肚里。
沙皮子在腹內(nèi)繁殖,常吸食人體內(nèi)的血液,并排出有毒物質(zhì)。
時間一長,人就不知不覺得了這種怪病。
眼下夏宇杰雖死,但有許多器官還活著,于是王大順便用瑤琴為他打通經(jīng)脈。
由于夏宇杰是己死之人,要讓他己經(jīng)停止的血脈再搏動起來談何容易!
王大順只得使出渾身的解數(shù),通過瑤琴的聲波激活他早己停滯的經(jīng)脈,然后用嗩吶奏起《橫掃三軍》的曲子,將夏宇杰體內(nèi)的沙皮子吹得全部麻痹,又施用“瀉胃曲”讓他將肚里的沙皮子連同毒素一起吐出,終于將他從閻王殿拖了回來……見王大順把兒子從死神手里搶了回來,夏老板夫妻倆感激得不知說什么好,就差跪在地上給王大順磕頭了。
從此,王大順被周圍的人奉為救苦救難的活菩薩。
轉(zhuǎn)眼許多年過去。
時光的變遷,并沒給青龍寨帶來太多的變化。
寨子前石頭壘的駁岸,杉木筑的吊角樓,還有被多少雙腳板磨得溜光的石坎臺階……打寨子里最年長的老人的祖輩和父輩的記憶里,青龍寨就是這個樣子。
多少年多少代過去,寨子還是這般模樣。
人們?nèi)粘龆?,日落而息,世世代代圍著寨子周圍的這道圈圈轉(zhuǎn),很少有人離開。
不同的是寨子里的人經(jīng)過時光的洗滌推陳出新、老少更迭。
夏家的兩個兒子夏宇軒、夏宇杰兩兄弟己由昔日無知的小頑童長成兩個英俊瀟灑的棒小伙子。
老大夏宇軒性格內(nèi)向,平時寡言少語,但辦事頗有心計。
老二夏宇杰性格奔放,遇事干脆果斷,敢做敢為,兩兄弟在縣里念完初中后,夏宇軒到省城昆明繼續(xù)深造,夏宇杰則跟著他的父親夏狗二打點生意。
小說《跨越生死線》試讀結束,繼續(xù)閱讀請看下面?。?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