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基需要老丞相在朝中穩(wěn)固人心。
硬是裝著大度三次去丞相家請其回朝。
百姓不關心誰做皇帝,被他蒙蔽都夸他是個明君。
老丞相為了家人不受連累只好忍辱負重回了朝。
我派人將一字條送去他府上。
紙條讓人遞進了丞相府,卻是大半日沒有消息。
袖口被僵硬的手指絞得皺成一團時,一個小廝來到我身邊輕聲道:“公主,丞相有請?!?br>
丞相知道了我這些年的遭遇。
他痛心疾首地說:“只要公主一句話,云嵐的老臣定會赴湯蹈火?!?br>
我能看出青羽之所以娶沐瑤,并不是鐘意她。
而是她的舅舅寧武侯手中的兵力是讓青羽不得不籠絡的勢力。
寧武侯為人張揚,他的兒子更是一個不學無術的紈绔子弟。
不知有多少良家少女的清白葬送在他手中。
沐瑤成了皇后更是偏袒母家。
這讓寧武侯一家更肆無忌憚。
可青羽怎么可能允許臣子對他的地位有威脅呢?
那我便幫一幫他。
<我拿著寫著太師名字的牌子看了又看。
他為了向青羽表忠心,親自做了將父皇車裂的馬前卒。
我對海棠說:“這太師的女兒聽說長得如花似玉,不知道這寧武侯的兒子可喜歡?”
海棠心領神會,將消息傳了出去。
隔日,就傳出太師女兒被寧武侯兒子玷污的消息。
太師義憤填膺在大殿上跪求皇帝為他主持公道。
二人在朝中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。
本是沒有什么大沖突的,此時確是勢不兩立。
這事又不知被誰傳得沸沸揚揚激起了民怨。
大理寺只得判寧武侯的兒子流放。
沐瑤為她表弟求情,卻被青羽拒之門外。
本以為風浪暫時平息了,可壞就壞在寧武侯的兒子流放路上死了。
死因不得而知。
我斷定那寧武侯必定會因此事懷恨在心。
果然沒多久徐丞相就傳來寧武侯在外訓私兵的消息。
丞相聯(lián)絡的朝臣紛紛上奏,將證據(jù)呈在青羽面前。
青羽佯裝可惜,但還是下旨將寧武侯抄家。
朝臣一力舉薦崔程將軍接管寧武侯的軍隊。
青羽見他不曾牽扯黨羽,便放心將兵符給了他。
卻不知崔將軍從前差點落草為寇,是我微服出宮時遇到勸他歸服朝廷,還親自舉薦他入伍。
寧武侯被斬首那日我擔著風險用死刑犯將他換了下來。
眾人皆不知我此舉為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