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主角分別是朱元璋蝦仁的美文同人小說《嶺南建基地,看我北伐大明王朝全局》,由網(wǎng)絡(luò)作家“浮輪”所著,講述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故事,本站純凈無彈窗,精彩內(nèi)容歡迎閱讀!小說詳情介紹:呵呵,老朱這個人,難怪能當(dāng)皇帝,為了布局天命論,死了的爹都能昧著良心替他感大元的恩。這不得不讓他佩服啊。劉伯溫頷首,接過話茬:“確實如此。陛下對孔子后代孔克堅亦曾言,‘朕率中土之士奉天逐胡,以安中夏,以復(fù)先王之舊’。強(qiáng)調(diào)了陛下承繼古先帝王之統(tǒng)的合法性。他這是在告訴世人,自己的帝位,是上天賦予,順應(yīng)民心,無可置疑。”他故意沒說其中的胡人一詞。其實吧,朱皇帝太想證明天命論了,他的話有太多矛盾了。李善長感慨道:“陛下此言,真是既高明又實用。他巧妙地利用了天命論,為自己的統(tǒng)治披上了神圣的外衣,使得天下士民,無不心悅誠服。想那漢高祖劉邦,亦是由布衣而稱帝,陛下便以此為例,說明天命所在,人誰敢違?”不過不得不說,這天命論看著還真是唬人。畢竟劉邦...
《嶺南建基地,看我北伐大明王朝全局》精彩片段
呵呵,老朱這個人,難怪能當(dāng)皇帝,為了布局天命論,死了的爹都能昧著良心替他感大元的恩。
這不得不讓他佩服啊。
劉伯溫頷首,接過話茬:“確實如此。陛下對孔子后代孔克堅亦曾言,‘朕率中土之士奉天逐胡,以安中夏,以復(fù)先王之舊’。強(qiáng)調(diào)了陛下承繼古先帝王之統(tǒng)的合法性。他這是在告訴世人,自己的帝位,是上天賦予,順應(yīng)民心,無可置疑?!?br>他故意沒說其中的胡人一詞。
其實吧,朱皇帝太想證明天命論了,他的話有太多矛盾了。
李善長感慨道:“陛下此言,真是既高明又實用。他巧妙地利用了天命論,為自己的統(tǒng)治披上了神圣的外衣,使得天下士民,無不心悅誠服。想那漢高祖劉邦,亦是由布衣而稱帝,陛下便以此為例,說明天命所在,人誰敢違?”
不過不得不說,這天命論看著還真是唬人。
畢竟劉邦還算是亭長,也算是小地方的地頭蛇了。
朱重八呢?一個乞丐,一個破落農(nóng)民都能當(dāng)皇帝 ,如此反復(fù)宣傳,天下萬民怎么能不感嘆呢?
劉伯溫補(bǔ)充道:“正是如此。陛下還常言,‘朕本布衣,因元綱不振,群雄蜂起,所在騷動,遂全生于行伍間,豈知有今日者邪’。這番自謙之語,實則透露出他對自己命運(yùn)奇特的感慨,以及對天命眷顧的深信不疑。陛下以此來強(qiáng)調(diào)自己的帝位并非偶然,而是順應(yīng)天意,歷經(jīng)磨難方得?!?br>他心中暗自思量。
“陛下此舉,看似不合常理,實則深謀遠(yuǎn)慮啊。”劉伯溫自言自語,語氣中帶著幾分欽佩與感慨。他深知,朱元璋并非尋常之人,他的每一個決策,都可能是為了更大的戰(zhàn)略考慮。
“想那大元,雖已衰敗,但余威尚存,陛下卻不吝贊美之詞,這其中必有玄機(jī)。”劉伯溫繼續(xù)思索著,仿佛在與自己對話,“他這是在借大元之名,彰顯自己取而代之的合法性,更是在為朱家天命論鋪設(shè)道路。”
想到這里,劉伯溫不禁露出一絲微笑,仿佛已經(jīng)看透了朱元璋的棋局。“陛下深知,天命所歸,非人力所能抗拒。他通過贊頌大元,實際上是在告訴世人,大元的終結(jié),乃是天命使然,而他朱家的興起,亦是順應(yīng)天意。這樣一來,既樹立了朱家統(tǒng)治的正統(tǒng)性,又削弱了人們對前朝的懷念與反抗之心?!?br>“好一個朱家天命論的大棋!”劉伯溫不禁低聲贊嘆,眼中閃爍著對朱元璋智謀的欽佩。
他深知,這盤棋一旦下好,將為大明朱家王朝帶來長久的穩(wěn)定與繁榮。
在那片被霧氣繚繞、仿佛世外桃源般的深山村莊里,蝦仁正坐在池塘邊,悠閑地甩著釣竿,跟一群圍著他、滿臉好奇的村民開起了“吹牛大會”。
天命論而已嘛!
他蝦仁可是穿越者,早就從上帝視角知道了。
別的蝦也就知道朱皇帝的幾個兒子作惡多端了,然后就剩下地直接無腦吹爆朱皇帝了。
但他們啊,或許還不知道老朱還是一名撲街的小說作家呢!
“嘿,你們知道嗎?咱們那位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啊,他老人家可是有個比咱這池塘里的魚還離奇的故事?!蔽r仁故作神秘地壓低了聲音,眼神里閃爍著“獨(dú)家揭秘”的光芒。
“啥故事?快說快說!”村民們急不可耐,一個個脖子伸得老長,生怕錯過了一個字。
“說起來,這還得提到一本奇書——《周顛仙人傳》,這可是咱們朱皇帝寫的。書里說啊,有這么個周顛仙人,法力高強(qiáng),乃是天上的一個大神啊,呼風(fēng)喚雨、只手遮天、無所不能。”蝦仁邊說邊比劃,那架勢,就像是親眼見過似的。
沒想到啊,老朱你竟然還會編故事,今日我可得拿這個吹吹牛了。
“喲,這么神?”村民們驚呼連連,一個個瞪大了眼睛,仿佛能聽到書頁翻動的聲音。
“更神的還在后頭呢!”蝦仁話鋒一轉(zhuǎn),“據(jù)說啊,朱元璋還沒當(dāng)皇帝的時候,仙人就下凡指定了說朱皇帝必然能當(dāng)皇帝,這就是天命??!”
“真的假的?神仙真的這么說了嗎?”村民們半信半疑,但眼神里還是滿滿的好奇。
“當(dāng)然是朱皇帝編的了?!蔽r仁故作深沉地?fù)u了搖頭,“在里面,朱老爺子說了,這就是天命的魔力所在,老天爺?shù)男乃迹仍鄞宓男」褘D還難猜。它老人家就喜歡玩驚喜,不按常理出牌?!?br>
拒收腦子,防止小孩、僵尸誤吞(高情商)
我知道就算不要腦子,也會有人不滿意,所以懶得存(低情商)
本文特別說明,本文是真的造朱元璋的反,不是嘴上bb或者半路不造反了 ,豬腳也不是什么朱元璋流落街頭的朱子朱孫,和所謂造反只是借著造反繼承皇位的借口。而是最后豬腳會真的滅了大明再建新朝。
在那片被云霧籠罩的大明深山腹地,隱藏著一個看似平凡無奇卻充滿異樣的村莊。
陽光透過稀疏的云層,斑駁地灑在青翠的田野上,給這寧靜的畫面添上了幾分溫暖。
院子的一角,一張由粗糲原木制成的搖椅輕輕搖晃,少年蝦仁正慵懶地躺在上面,手中拿著一把大蒲扇,有一搭沒一搭地扇著風(fēng),旁邊散落著幾本泛黃的小說和一碟切好的鮮果,他邊吃邊看,臉上洋溢著滿足與愜意。
爽!太爽了!
“哎,這穿越的日子,雖說沒了WiFi和空調(diào),但勝在風(fēng)景獨(dú)好,生活悠閑啊?!蔽r仁心里暗自嘀咕,嘴里還嚼著一塊甘甜多汁的桃子,汁水順著嘴角滑落,他也不在意,直接用袖子一抹,繼續(xù)沉浸在書中的世界。
回想起穿越前的自己,不過是21世紀(jì)一名普通的打工人,每天忙忙碌碌,為生活奔波。
有一天不知道那個出生司機(jī)偏偏不知死活故意別車在他的車前面。
本來吧,他晚上工作到九點就很怨氣沖天了,這不知死活的司機(jī)還敢找事。
他一怒之下直接撞了上去,本來想著反正撞壞了對方全責(zé)。
不成想沒注意撞的地方是大橋上,直接兩個掉入大江之中同歸于盡。
那次沖動之下的別車車禍,本以為只是生活的小插曲,卻不料成了他人生軌跡的轉(zhuǎn)折點。
醒來時,已身處這個完全陌生的明朝洪武年間,一個連空氣里都彌漫著歷史塵埃的時代。
“老朱那家伙,聽說對百官嚴(yán)得跟啥似的,動不動就砍頭,我可不想摻和進(jìn)去。”蝦仁撇撇嘴,心里對那位開國皇帝朱元璋有著幾分敬畏,但更多的是逃避。
眾多的穿越者蝦蝦都不愿意在老朱手底下混,說誅殺你九族就殺,誰愿意跟他混啊。
眾多蝦都認(rèn)為,那judy(朱棣)有大帝之資,給老朱當(dāng)官還不如熬到Judy那時候呢。
但在他這個蝦仁看來,與其卷入那復(fù)雜的朝政斗爭,不如在這深山農(nóng)場里種種田,看看書,享受一下古人所說的“采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”的田園生活。
來到古代,非要認(rèn)個主子嗎?
或者說就算要推動古代的科技水平非要給皇帝打工嗎?
與其這樣還不如自私一點,大不了通過商業(yè)傳播科技。
至于能不能傳播成功那就另外說了。
正當(dāng)他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時,遠(yuǎn)處傳來了一陣腳步聲,打破了這份寧靜。
蝦仁抬頭望去,只見一位衣著樸素的老者,肩上扛著鋤頭,滿臉慈祥地向他走來。
“蝦仁啊,又在看閑書呢?這日子倒是過得自在?!崩险咝χ蛘泻?,眼神里滿是羨慕又恨鐵不成鋼。
這蝦仁以前還想著怕他坐吃山空,沒想到他給村里的許多方子來合作賺錢,沒想到真的很賺錢。
很容易就讓蝦仁又躺上了,但他們受了蝦仁的恩惠都不好說什么了。
“是啊,李伯,這可比我在現(xiàn)代打工強(qiáng)多了,至少不用996,還能隨時吃水果看小說。”蝦仁笑著回應(yīng),言語間透露出幾分對現(xiàn)狀的滿足。
李伯聞言,雖然不知道他說的現(xiàn)代是什么,但他還是搖了搖頭,笑道:“你這孩子,倒是懂得享福。不過,咱們雖在深山,也得時刻記得自己的根在哪里,別忘了本分。”
坐吃山空要不得,人還是應(yīng)該每天積攢一些積蓄才能更好。
蝦仁聞言,心中一動,但隨即又恢復(fù)了那份慵懶的笑容,心想:“本分?在這個時代,我的本分就是好好享受這難得的平靜生活吧。”
于是,他繼續(xù)搖晃著椅子,扇著風(fēng),看著小說,享受著這份來之不易的躺平時光。
就在蝦仁悠哉游哉地享受著他的“山中皇帝”生活,啃著水果,翻著從不知哪個犄角旮旯翻出來的“古早穿越小說”時,一群深山里的村民跟被山精野怪追似的,呼哧帶喘地沖進(jìn)了他的小院,那架勢,好像山外頭正上演著“喪尸圍城”呢。
“哎喲喂,蝦仁,你還在這兒悠哉呢!快別看書了,咱得聊聊正事!”村長老李頭一臉焦急,仿佛天塌下來都得蝦仁去頂。
蝦仁一臉懵圈,手里的桃子差點掉地上:“啥?我這不是在忙正事嘛,享受生活?。≌α?,山外頭開唱大戲了?”
村民們七嘴八舌地開始解釋,原來啊,最近山外風(fēng)云變幻,江西貴溪那旮旯出了檔子大事兒。
說是有個夏伯啟和他侄子,倆人鐵了心要當(dāng)元朝的“忠實粉絲”,死活不愿給咱大明朝的朱皇帝打工。
結(jié)果你猜怎么著?這倆哥們兒一合計,咔嚓咔嚓,自己把左手大拇指給剁了,說是“斷指明志”,絕了當(dāng)官的念想。
“結(jié)果呢?結(jié)果呢?”蝦仁聽得津津有味,跟聽評書似的。
“結(jié)果?嘿,朱元璋那暴脾氣能忍?直接龍顏大怒,下令把他們倆的腦袋搬了家,還連帶著把全家老少都給‘打包處理’了,那叫一個慘啊!”村民小張邊說邊搖頭,仿佛親眼見證了這一切。
蝦仁一聽,手里的桃子不香了,小說也不看了,直接開啟了吐槽模式:“我說這老朱啊,人家不愿做官是自由,你老人家至于這么狠嗎?逼得人家自殘不說,還整個滿門抄斬,這得是多大的仇多大的怨?。∵@不擺明了告訴大伙兒,要么乖乖聽話,要么就等著‘領(lǐng)盒飯’嘛!”
村民們一聽,紛紛點頭附和,小院里頓時充滿了對老朱“獨(dú)特”治國方式的各種調(diào)侃和吐槽。
蝦仁更是越說越來勁,仿佛自己成了這深山里的“時事評論家”,只不過評論的內(nèi)容嘛,多少帶點荒誕色彩,讓人聽了既想笑又感慨。
這時候,村里的大喇叭李大嬸突然插話進(jìn)來,那聲音洪亮得仿佛能直接穿透云層,讓山里的鳥兒都嚇得多飛了幾圈:“哎喲,你們還記不記得蘇州那倆才子,姚潤和王謨啊?
倆人也是倔脾氣,死活不愿意給朱元璋打工,結(jié)果嘛,‘咔嚓’一下,也是全家總動員去了閻王殿報道,連帶著家當(dāng)都被充了公?!?br>
蝦仁一聽,眼睛瞪得比手里的桃子還大,差點沒把自己噎著:“喲呵,這老朱還真是‘一視同仁’啊,文化人都不放過。我說,他是不是覺得自個兒是文曲星下凡,看誰不順眼就得‘下凡’收拾一番?”
果然啊,在老朱手底下當(dāng)官太危險了,不愿意當(dāng)官也是一種罪。
前面的還能說清除余孽呢,這次人家就想舒舒服服過自己小日子,老朱不愿意就殺了,這也太狠了。
旁邊的小王子(其實是個村里的小伙子,因為長得清秀被大家這么叫)接過話茬,一臉神秘地說:“更絕的還在后頭呢!你們聽說那個‘鏟頭會’沒?老朱皇帝對那些躲進(jìn)寺廟,想裝和尚道士逃避現(xiàn)實的元朝遺民,那是恨得牙癢癢。
他老人家靈機(jī)一動,想了個絕妙的法子——找了幾十號人,挖了個大泥坑,把這些個‘頑固分子’腦袋朝上埋進(jìn)去,然后就跟開聯(lián)歡會似的,拿起大斧頭,‘砰砰砰’,一斧子下去,好幾顆腦袋齊刷刷飛上天,那場面,嘖嘖,比過年殺豬還熱鬧!”(1)
蝦仁聽得目瞪口呆,手里的扇子都忘了搖,水果也忘了吃:“這……這簡直就是現(xiàn)實版的‘砍頭大會’??!老朱這創(chuàng)意,我算是服了,簡直是‘腦洞大開’的鼻祖。不過話說回來,這‘鏟頭會’聽起來怎么這么像村里小孩玩的泥巴游戲升級版呢?”
老朱就是老朱啊,果然是正兒八經(jīng)的農(nóng)村孩子出身,當(dāng)了皇帝玩的還是和以前一樣的。
“哈哈哈哈哈哈”眾人一聽,頓時哄堂大笑,連原本緊張的氣氛都被這股子荒誕勁兒沖得煙消云散了。
反正他們都是普普通通的農(nóng)民,根本就牽扯不到他們身上。
朱皇帝這次殘暴是殘暴,但是對于農(nóng)民他還是很寬容的,那稅收可比元朝少了不止一點啊。
而蝦仁也不認(rèn)為自己是讀書人,打穿越起,他就自小生活在這個村里,就沒有出去考過一點功名。
讀書人遭殃,關(guān)他什么蝦仁什么事情???
但蝦仁不知道的是,在南京城的朱元璋已經(jīng)對讀書人不愿做官感到了震怒。
(1)出自明朝呂毖編寫的書籍《明朝小史》記載:帝既得天下,惡勝國頑民,竄入緇流,乃聚數(shù)十人,掘一泥坑,特露其頂,而用大斧削之。一削去頭數(shù)顆,名曰“鏟頭會”。
在打天下的漫長征途中,朱元璋深諳“得士者得天下”的道理,對知識分子的價值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視。
他慧眼識珠,善于招攬并委以重任那些滿腹經(jīng)綸的讀書人,這一策略無疑成為了他最終成功的關(guān)鍵砝碼之一。
建國前夕,朱元璋對待知識分子總是畢恭畢敬,展現(xiàn)出前所未有的熱情與尊重。
然而,隨著大明王朝的建立,穩(wěn)固江山成為了新的時代主題,朱元璋對知識分子的態(tài)度也悄然發(fā)生了顯著的轉(zhuǎn)變。
昔日的熱情與尊重似乎被權(quán)力的威嚴(yán)所取代,知識分子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與變化。
一日,捷報如飛鴿傳書般抵達(dá)南京城,元帝那曾經(jīng)不可一世的身影,如今已如喪家之犬般北逃,而那象征著元朝威嚴(yán)的皇子買的里八剌,竟也被俘虜至此,成了新朝勝利的見證。
那一日,陽光似乎比往常更加明媚,照耀著南京城的每一個角落,仿佛連天空都在為即將到來的喜訊歡呼。
街道上,人們?nèi)宄扇?,議論紛紛,空氣中彌漫著一種難以言喻的興奮與期待。
就在這時,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打破了寧靜,只見一名信使騎著快馬,風(fēng)塵仆仆地沖進(jìn)城中,手中緊握著一封密封的捷報,仿佛懷揣著整個天下的喜訊。
他直奔皇宮而去,沿途的百姓紛紛投來好奇與期待的目光。
“快看??!是捷報!元帝跑了,買的里八剌也被抓來了!”消息不脛而走,迅速在人群中傳開,如同一股暖流,瞬間溫暖了每個人的心房。
在皇宮內(nèi),朱元璋正與眾位將領(lǐng)商議軍情,突然聽到門外傳來喧嘩聲,眉頭不禁微微一皺。這時,一名侍衛(wèi)匆匆進(jìn)來,單膝跪地,高聲稟報:“啟稟圣上,飛鴿傳書,元順帝已北逃,皇子買的里八剌已被我軍俘虜,現(xiàn)正押解回京途中!”
朱元璋聞言,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喜色,但很快便恢復(fù)了往日的沉穩(wěn)。
他站起身,緩緩走到窗前,望著遠(yuǎn)處漸漸清晰的天際線,沉聲道:“好!此乃天助我也!傳令下去,全城歡慶三日,以賀此大捷!”
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南京城,百姓們紛紛走出家門,敲鑼打鼓,燃放煙花爆竹,慶祝這一歷史性的時刻。
劉基也被這喜慶的氛圍所感染,他走出書房,來到院中,只見一群群身著節(jié)日盛裝的百姓,正興高采烈地慶祝著。
“劉大人,您也出來看熱鬧啊?”一位熟識的官員走過來,笑著跟劉基打招呼。
劉基微微一笑,點頭回應(yīng):“是啊,這等喜事,怎能錯過?元順帝北逃,買的里八剌被俘,實乃我大明之福??!”
“說得是??!”官員感慨道,“想當(dāng)年,元朝何等威風(fēng),如今卻落得如此下場,真是世事無常?。 ?br>
劉基聞言,心中涌起一股復(fù)雜的情緒隨著元朝的覆滅,自己作為曾在元朝任職的官員,其身份地位也變得更加微妙。
但他很快便將這些雜念拋諸腦后,畢竟,眼前的勝利才是最重要的。
于是,他拉著那位官員的手,笑道:“走,咱們也去湊湊熱鬧,讓這喜慶的氛圍再濃烈一些吧!”說著,兩人便一同融入了歡慶的人群之中,共同見證著這個新時代的到來。
………
這消息一出,整個南京城沸騰了,尤其是那些跟隨朱元璋一路走來的開國元勛們,更是喜不自勝,仿佛看到了多年奮斗的果實終于掛滿枝頭。
劉基也不例外,他那張平日里總是沉思的臉龐,此刻也難得地綻放出了笑容。他拉著身旁的湯和,興奮地說:“湯兄,你看到了嗎?這一天終于到來了!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(fèi)!”
湯和拍了拍劉基的肩膀,笑道:“是啊,伯溫兄,你的智謀功不可沒,這天下,有你一份功勞!”
受到這份喜悅的鼓舞,劉基決定要用自己的筆,記錄下這一刻的輝煌。
他回到自己的書房,文思如泉涌,筆尖在紙上跳躍,仿佛每一個字都蘊(yùn)含著無盡的喜悅與自豪。
他寫道:“自元失其鹿,天下共逐之,而我主朱元璋,以仁德之師,橫掃六合,今日皇子被擒,實乃天意也……”
然而,正當(dāng)劉基沉浸在創(chuàng)作的喜悅中時,門外突然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。一名侍從匆匆進(jìn)來,手中拿著一道剛剛頒布的詔書,神色凝重地說:“劉大人,這是皇上剛下的旨意,請您過目?!?br>
劉基接過詔書,只見上面赫然寫著:“因命禮部榜示:凡北方捷至,嘗仕元者不許稱賀?!边@短短的一句話,如同晴天霹靂,讓劉基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。他抬頭望向侍從,聲音微微顫抖地問:“這是何意?為何如此?”
侍從低頭不語,只是輕輕搖了搖頭。劉基心中五味雜陳,這是朱元璋對他過去身份的忌諱。他苦笑一聲,將手中的祝捷文章緩緩放下,自言自語道:“罷了,罷了,這文章,怕是再也送不出去了。”
那一刻,劉基仿佛看到了自己與朱元璋之間,因為這道詔書而悄然裂開的一道縫隙。
無論自己如何努力,都無法抹去那段在元朝任職的過去。
自己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,或許已經(jīng)悄然發(fā)生了變化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在那日黃昏,夕陽的余暉懶洋洋地灑在南京城,給這座城市披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輝。
東閣側(cè)室內(nèi),朱元璋獨(dú)自一人坐在屏風(fēng)之后,手中把玩著一串精致的玉珠,眼神深邃,似乎在思考著什么國家大事,又似乎只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之中。
這時,門外傳來一陣沉穩(wěn)而略顯沉重的腳步聲,每一步都踏得實實在在,如同那人的性格一般,不卑不亢。
朱元璋微微抬眉,聲音里帶著幾分不易察覺的冷淡:“誰?”
屏風(fēng)之外,危素停下了腳步,他身穿一襲樸素的官服,雖已年過半百,但精神矍鑠,眼中閃爍著對君主的忠誠與敬畏。他恭敬地答道:“回稟皇上,老臣危素?!蹦锹曇衾?,既有對過去的自豪,也有對現(xiàn)狀的謙卑。
然而,朱元璋聽后,眉頭卻不易察覺地皺了一下。
他放下手中的玉珠,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,那笑容中既有對危素過往忠義的認(rèn)可,又夾雜著一絲不易言說的情緒。
想當(dāng)初這個人還要為大元投井自殺呢!
為了籠絡(luò)大元之中如劉伯溫這樣的人心,他朱元璋將他救下許以高官厚祿。
如今大明江山已固,他已經(jīng)沒有用了!
如今看來,這個什么危素倒是有些虛偽了,當(dāng)初他若是執(zhí)意自殺,自己也攔不住啊!
或者說怎么自己優(yōu)待他就不自殺了呢?
他故意提高了幾分音量,帶著幾分戲謔和諷刺:“哦?我只道是文天祥來了呢!”
想當(dāng)初文天祥都被元朝開出來丞相職位還不是一樣拒絕了。
你危素怎么就半推半就接受了呢?我都沒有開到丞相職位呢。
這句話一出,屏風(fēng)外的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。危素聞言,心頭不禁一緊文天祥在民間乃至士人階層中的崇高地位,那是忠貞不渝、寧死不屈的象征。
而自己,雖也曾有過投井以表忠貞之舉,但終究未能如文天祥那般壯烈。
如今在朱元璋口中與文天祥相提并論,卻是以一種近乎嘲諷的方式,這讓他不禁感到一陣寒意。
但危素畢竟是經(jīng)歷過大風(fēng)大浪之人,他很快便調(diào)整好自己的情緒,沒有表現(xiàn)出絲毫的慌亂或不滿。
他深吸一口氣,再次躬身行禮,聲音更加堅定而誠懇:“皇上言重了,老臣愧不敢當(dāng)。文天祥大人乃千古忠臣之典范,老臣雖愚鈍,但亦愿效仿其忠貞之心,為皇上、為大明鞠躬盡瘁,死而后已?!?br>
朱元璋聞言,沉默片刻,似乎在審視著危素的表情,又似乎在衡量著他話中的真意。
最終,他輕輕一笑:“呵呵....................”
當(dāng)初千金買馬骨,現(xiàn)在倒是嫌貴了。
笑罷,朱元璋揮了揮手,示意危素可以退下了。
危素渾身寒意緩緩?fù)讼隆ぁ?br>
蝦仁在山里的小日子過得悠哉悠哉,渾然不知山外的風(fēng)云變幻正悄然影響著他的寧靜。
而在繁華與權(quán)力交織的大明南京城中,朱元璋坐在金碧輝煌的龍椅上,眉頭緊鎖,心中翻涌著對讀書人的復(fù)雜情緒......
大明深山高老莊,村魚塘
這蝦仁啊,一大早興沖沖地扛著他那根祖?zhèn)鞯摹按蚬饭鳌辈粚?,是釣魚竿。
跑到村頭的老槐樹下,對著那片據(jù)說能釣出金鯉魚的神秘池塘,開始了他的“與魚斗其樂無窮”之旅。
結(jié)果呢,太陽都快從東邊溜到西邊了,那浮漂愣是比他還沉得住氣,一動不動,比村東頭老王家的石磨還穩(wěn)當(dāng)。
蝦仁心里那個急啊,暗道:“這魚是不是都學(xué)聰明了,知道今天是周末,都放假去海底世界玩兒了?”
正當(dāng)蝦仁快要把魚竿咬出牙印來的時候,一群村民嘻嘻哈哈地圍了過來,手里還揮舞著一張皺巴巴的紙,跟中了彩票似的興奮。“蝦仁哥,恭喜恭喜,您這是要飛上枝頭變鳳凰啦!”
蝦仁一臉懵圈,心說:“這唱的是哪出?。课音~都沒釣到一條,咋就突然要變鳳凰了?”
接過那紙一看,好家伙,是張征官令,說是朱皇帝瞧上他了,要請他入朝為官。
蝦仁差點沒暈過去,心想:“我這連秀才的門檻都沒摸到呢,老朱是不是眼神不太好,把我當(dāng)成狀元郎了?”
前幾天他看老朱虐待那些讀書人還看熱鬧呢,沒想到自己這個蝦仁竟然也是十里八鄉(xiāng)的讀書人。
本以為自己笑話的人是別人,沒想到是現(xiàn)在的自己。
那不就是多年前的子彈,突然射到未來的自己?
他連忙擺手,一臉無辜地說:“鄉(xiāng)親們,你們這是拿我尋開心呢吧?我蝦仁,頂多算個池塘邊的‘釣友’,離讀書人還差十萬八千里呢!”
村民們一聽,笑得前俯后仰,仿佛聽到了本年度最好笑的笑話?!拔r仁啊蝦仁,你可別謙虛過頭了。你瞅瞅你家那滿屋子的書,還有你那老爹,當(dāng)年可是村里有名的私塾先生,你家那可是正宗的書香門第,祖?zhèn)鞯膶W(xué)問深似海??!你嘛,自然也就是讀書人一枚啦!”
蝦仁一聽,哭笑不得,心說:“這書香門第還能遺傳呢?那我咋就沒遺傳到釣魚的天賦呢?”
蝦仁握著那皺巴巴的征官令,手心里都滲出了細(xì)汗,他抬頭望向圍得滿滿當(dāng)當(dāng)?shù)拇迕駛?,眼神中滿是無奈與堅決。
他深吸一口氣,緩緩開口,聲音里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:“鄉(xiāng)親們,我知道大家是為我好,但這官,我真的不想當(dāng)?!?br>
廢話,老朱家的官,能當(dāng)嗎?
那是真的升棺發(fā)財。
不過是先發(fā)財再升棺,嗯,也有可能是地府里發(fā)財,畢竟燒的多。
“啥?蝦仁哥,你沒開玩笑吧?”一個年輕的小伙子瞪大了眼睛,仿佛聽到了天方夜譚,“這可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機(jī)會??!”
“是啊,蝦仁,你是不是擔(dān)心做不好?放心,我們相信你!”另一個村民也連忙附和,眼中滿是鼓勵。
蝦仁搖了搖頭,苦笑了一下,他知道村民們的好意,但這份“好意”對他來說,卻如同千斤重?fù)?dān)。
“鄉(xiāng)親們,你們的好意我心領(lǐng)了。但你們也知道,我這人胸?zé)o大志,就喜歡在這池塘邊釣釣魚,過點清閑日子。官場上的那些爾虞我詐,我真的應(yīng)付不來?!?br>
“可……”村民們面面相覷,顯然對這個答案感到意外和不解。
別看他們前幾日笑話那些讀書人不愿意做官被老朱砍頭,但打心底里他們是羨慕的。
他們笑話地更多的是這些讀書人不知道好歹,朱皇帝邀請他們做官可是大好事啊,怎么就怎么不愿意呢?
畢竟朱皇帝不是只殺貪官嗎?不貪污會死嗎?
這時,一個年長的村民嘆了口氣,語氣中帶著幾分沉重:“蝦仁啊,你可得想清楚了。前幾天咱們還議論呢,有個讀書人也是不愿做官,結(jié)果……唉,老朱皇帝的手段,你又不是不知道。”
這句話一出,氣氛頓時變得緊張起來。村民們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都擔(dān)心起蝦仁的安危來。
蝦仁一家在他們村不是什么地主,只是富農(nóng)加上耕讀傳家而已,天然就沒有剝削過他們。
而且村里面涉及到與官府或者需要文化的事都是蝦仁一家?guī)痛謇锝鉀Q。
再加上蝦仁平時也算是村里的開心果與小諸葛,幫助村里辦了很多實事。
所以他們對蝦仁這個蝦家唯一的獨(dú)苗很是關(guān)照。
“難道你也想步他的后塵嗎?”那年長的村民再次問道,語氣中帶著幾分焦急和勸誡。
蝦仁一聽這話,心里更是五味雜陳。他無奈地苦笑了一聲,眼眶微微泛紅,仿佛下一秒就要哭出來?!班l(xiāng)親們,我又何嘗不知這其中的利害。但你們知道嗎?
在老朱家做官,那可不是鬧著玩的。我聽說,那些官員上朝前都得先備好棺材,因為誰都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活著回來?!?br>
“這都不是貪不貪的事,在朱皇帝這一朝做事,指不定你和哪個官員貴族走近點殺他九族,可能就牽連到你了?!?br>
李善長、胡惟庸…明初四大案可不是鬧著玩的,他蝦仁倒是不怕死,但他怕疼?。?br>
萬一來個千刀萬剮就完犢子了。
蝦仁再次哭著臉道:“鄉(xiāng)親們啊,朱皇帝可是愛誅殺九族的,萬一我在官場犯了事被誅九族,咱們高老莊的雞蛋都得搖混了,蚯蚓都得豎著劈,我實在不想連累咱們鄉(xiāng)親父老?。 ?br>
“這……”村民們聞言,紛紛倒吸一口冷氣,臉上寫滿了震驚和恐懼。
朱皇帝竟然這么恐怖的嗎?真的假的!
萬一蝦仁犯事,他們還得牽連?
“所以啊,我這不是去當(dāng)官,是去送死??!”蝦仁的聲音里帶著幾分哽咽,“我不去當(dāng)官,至少還能在這池塘邊安安穩(wěn)穩(wěn)地釣我的魚;可要是真去了,說不定哪天就……”
說到這里,蝦仁再也說不下去了,他低下頭,淚水在眼眶里打轉(zhuǎn)。
村民們見狀,也紛紛沉默下來,氣氛一時變得異常沉重。
過了好一會兒,一個村民打破了沉默:“蝦仁,你說的也有道理。咱們都是平頭百姓,只求個安穩(wěn)日子。既然你不想當(dāng)官,那就算了。咱們一起想辦法,幫你把這征官令給退了?!?br>
其他村民也紛紛點頭表示贊同。于是,大家開始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,如何幫助蝦仁擺脫這個燙手的山芋。
而蝦仁則在一旁,默默地看著這一切,心中充滿了感激和溫暖。
…………
很快。
大伙兒圍得里三層外三層,跟過年包餃子似的,七嘴八舌地就開始給蝦仁出謀劃策,那點子啊,多得能裝滿一整個魚塘!
“我說蝦仁啊,要不你裝瘋賣傻,整天唱小曲兒,皇帝一看,嘿,這哪是當(dāng)官的料,保準(zhǔn)放你回家!”李大嬸一邊納鞋底,一邊笑瞇瞇地出主意。
“不成不成,那得多丟人啊,以后我還怎么在池塘邊釣魚,不得被魚兒們笑話死?”蝦仁連連搖頭,一臉認(rèn)真。
你當(dāng)我是Judy???朱皇帝可不是朱允炆??!
都是朱,但又不是一個zhu。
一個是朱,另一個是真豬。
老朱可不會說勿讓他背上殺蝦之罪啊。
這時,機(jī)靈鬼小王眼珠子一轉(zhuǎn),一拍大腿:“有了!咱們就學(xué)那古時候逃兵役的招數(shù),蝦仁你干脆來個‘英勇負(fù)傷’,摔它個腿斷胳膊折的,皇帝總不能讓個瘸子去當(dāng)官吧?”
這話一出,周圍立馬響起一片“嘖嘖”聲,有人點頭稱贊,也有人面露難色。
蝦仁呢,臉色那叫一個復(fù)雜,就像是吃了半熟的苦瓜,既苦又澀還帶點甜絲絲的期待?!斑@……這法子,聽著是挺狠,但我這細(xì)皮嫩肉的,哪經(jīng)得住那疼啊?”他邊說邊摸著自己的小腿,仿佛已經(jīng)感受到了那鉆心的痛。
可轉(zhuǎn)念一想,當(dāng)官的日子也不是鬧著玩的,說不定哪天就真給“備棺材上朝”了。蝦仁一咬牙,一跺腳:“行!為了我的釣魚大業(yè),這腿,我摔!”
話音未落,村民們又炸了鍋,紛紛上前拉住他:“蝦仁啊,你可要想清楚,這可不是鬧著玩的!”
“是啊,萬一摔出個好歹來,咱們村里可就少了個釣魚高手了!”
但蝦仁這回是鐵了心,他掙脫開村民們的手,眼神堅定得像是要去征服大海的漁夫:“謝謝大家的好意,我心意已決。再說了,我這不是還有你們嘛,萬一真摔出個好歹,你們可得負(fù)責(zé)給我送魚吃?。 ?br>
說完,蝦仁頭也不回地往家走,那背影,那叫一個決絕,仿佛是去赴一場沒有硝煙的戰(zhàn)爭。
村民們望著他的背影,既擔(dān)心又佩服,心里默默祈禱著:“蝦仁啊,你可得悠著點,咱們村的魚塘還等著你回來守護(hù)呢!”
蝦仁啊,那是垂頭喪氣地提著比臉還干凈的魚護(hù)網(wǎng),一步三晃悠地回到了自家那充滿歲月痕跡的小院子。
一進(jìn)門,他就跟那把老榆木椅子來了個深情的擁抱,仿佛那是他此刻唯一的慰藉。
“哎喲喂,我的個老天爺啊!”蝦仁往椅子上一癱,兩條腿跟面條似的耷拉著,眼睛瞪得比銅鈴還大,嘴里開始念叨起來,“你說這朱重八,哦不對,現(xiàn)在應(yīng)該叫朱元璋皇帝陛下,他老人家是不是眼神不太好使啊?我這明明就是一個釣魚能手,外加半個農(nóng)夫,怎么就被他老人家一竿子給打成讀書人了呢?”
說著,他還拍了拍自己那沾滿泥土的衣裳,一副“你看我哪里像讀書人”的模樣。“家里是世代耕讀傳家沒錯,可我這輩子,書沒讀幾本,墨水沒沾幾滴,倒是魚竿快被我摸出包漿來了。你說這皇帝陛下,是不是看走眼了?”
蝦仁越說越來勁,仿佛要把這滿肚子的委屈一股腦兒地倒出來?!拔疫@人啊,就適合在村頭的大柳樹下,曬曬太陽,釣釣魚,偶爾還能跟村里的孩子們講講水怪的故事,那多自在??!可這一紙詔書下來,非要我去當(dāng)什么官,這不是趕鴨子上架嘛!”
說到這里,蝦仁還假裝抹了抹眼角不存在的淚水,逗得旁邊路過的母雞都“咯咯咯”地笑了起來,仿佛在說:“瞧你這出息!”
“不過話說回來,就算我是個粗人,是個釣魚佬,那也是有追求的好吧!”蝦仁話鋒一轉(zhuǎn),眼神里閃過一絲狡黠,“哪天我要是真的被逼無奈,上了那朝堂,說不定還能給那些個文縐縐的大人們上一課,講講怎么釣魚才能釣到大魚,怎么在河里摸魚才不會被水草纏住……”
說完,蝦仁自己先忍不住“噗嗤”一聲笑了出來,仿佛剛剛那一番牢騷都隨著這笑聲煙消云散了。
他搖了搖頭,繼續(xù)躺在椅子上,望著藍(lán)天白云,心里盤算著明天的釣魚大計,至于當(dāng)官那檔子事,還是留給那些真正的讀書人去操心吧!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第二天清晨,當(dāng)?shù)谝豢|陽光還在猶豫要不要溜進(jìn)蝦仁的小屋時,村子里就已經(jīng)熱鬧得跟趕集似的了。
村民們一個個跟打了雞血似的,敲鑼打鼓外加扯嗓子,愣是把蝦仁家的大門當(dāng)成了新年的鞭炮,噼里啪啦響個不停。
“蝦仁啊,快醒醒,出大事啦!”門外的大嗓門仿佛要把天都給喊破。
蝦仁呢,正做著美夢,夢里他正和一條會說話的大魚探討著釣魚的哲學(xué),結(jié)果被這一嗓子直接給拽回了現(xiàn)實。他猛地睜開眼,只見屋里一片漆黑,心想:“這夢做得,比夜釣還刺激!”
“誰?。看笄逶绲?,還讓不讓人活了!”蝦仁揉著惺忪的睡眼,嘟囔著往門口挪去。
一開門,好家伙,門外站滿了人,一個個臉上寫滿了“快來看戲”的興奮。
“蝦仁,朱皇帝的官差來了,說是要查明你的情況,看你是不是真的不適合當(dāng)官。”村長老李一臉焦急地說。
“啥?這么快?”蝦仁一聽,心里那個慌啊,就像是魚鉤突然被大魚咬住,想松都松不開。他趕緊轉(zhuǎn)身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進(jìn)里屋,開始了他的“緊急裝殘計劃”。
只見他翻箱倒柜,終于找到一卷不知道啥時候遺落在角落里的繃帶,然后就像給自己包扎傷口的醫(yī)生一樣,手法嫻熟地(雖然其實并不嫻熟)把自己的雙腿纏了個嚴(yán)嚴(yán)實實,活脫脫一個剛從戰(zhàn)場上下來的傷員。
“這下應(yīng)該差不多了吧。”蝦仁邊纏邊想,還不忘對著鏡子做了個痛苦的表情,練習(xí)了幾聲“哎喲喂,疼死我了”的呻吟聲。
一切準(zhǔn)備就緒,蝦仁一瘸一拐地走出里屋,那演技,簡直可以去拿奧斯卡小金人了。
他故意把重心放在一只腳上,另一只手則扶著門框,臉上掛著“我是真的殘了”的表情,看得村民們是既想笑又心疼。
“官差大人,您看,我這腿啊,是真的不行了?!蔽r仁一開口,那呻吟聲就恰到好處地響了起來,仿佛連空氣都在為他的演技鼓掌。
官差們見狀,面面相覷,心里估摸著:“這蝦仁,還真是豁出去了?。 辈贿^,他們畢竟是專業(yè)的,很快就恢復(fù)了嚴(yán)肅的表情,開始仔細(xì)詢問起來。
而蝦仁呢,則是繼續(xù)他的“表演”,心里默默祈禱著:“但愿這出戲能蒙混過關(guān),讓我繼續(xù)我的釣魚大業(yè)吧!”
官差們一瞧這架勢,立馬化身為偵探附體,圍著蝦仁左轉(zhuǎn)三圈右轉(zhuǎn)三圈,那眼神銳利得跟魚鷹盯魚似的,就差沒拿放大鏡出來看了。
蝦仁心里那個忐忑啊,就像是魚兒在水里被水草纏住,動彈不得,只能干著急。
“哎喲喂,官差大人們,您瞧我這腿,真的是舊傷復(fù)發(fā),疼得我晚上都睡不著覺啊?!蔽r仁邊說邊故意齜牙咧嘴,那表情,比真的還真。
可官差們哪是那么好糊弄的,他們眼神交流了一下,似乎在說:“這小子,鬼精鬼精的,咱們得小心。”
就在這時,蝦仁眼珠子一轉(zhuǎn),計上心來。他悄悄地從懷里摸出幾塊銀子,趁大家不注意,輕輕塞到了領(lǐng)頭的官差手里,還附贈了一個“你懂的”神秘微笑。
這領(lǐng)頭的官差一看,嘿,心領(lǐng)神會。要知道,這時候的朱元璋還沒對貪官污吏下狠手,官場風(fēng)氣嘛,還算是比較“寬松”的。
于是,他不動聲色地把銅板往袖子里一揣,清了清嗓子,正色道:“嗯,經(jīng)過我們仔細(xì)的檢查,確認(rèn)蝦仁的雙腿確實存在嚴(yán)重問題,不適合長途跋涉,更別提去城里當(dāng)官了?!?br>
其他官差一聽,也紛紛點頭附和,仿佛他們剛才真的進(jìn)行了什么嚴(yán)謹(jǐn)?shù)目茖W(xué)檢查似的。
蝦仁一聽這話,心里那個樂啊,就像是魚兒終于掙脫了水草的束縛,一躍而出,那個暢快!
他趕緊一瘸一拐地上前,給官差們作了個揖,感激涕零地說:“多謝官差大人們明察秋毫,小的感激不盡,感激不盡??!”
官差們則是一臉正氣凜然的樣子,心里卻暗自得意:“這蝦仁,還挺上道嘛!”
這時候,村民們一看官差們松了口,立馬就像迎接遠(yuǎn)方親戚似的,熱情得不得了,紛紛上前拉扯著官差們的衣袖,嘴里還念叨著:“哎呀,官差大人們辛苦了,走,走,咱們村頭的小酒館已經(jīng)備好了好酒好菜,就等著給您幾位接風(fēng)洗塵呢!”
官差們呢,一開始還故作矜持,假意扭捏了一番,說什么“公務(wù)繁忙,不便打擾”之類的客套話。
可那眼神啊,早就飄向了村頭小酒館的方向,仿佛能聞到那酒香四溢,菜香撲鼻了。
“哎呀,鄉(xiāng)親們這么熱情,我們要是再推辭就顯得不近人情了?!鳖I(lǐng)頭的官差終于抵擋不住誘惑,找了個臺階就下了,然后一揮手,帶著隊伍浩浩蕩蕩地往村頭小酒館進(jìn)發(fā)。
這邊官差們一走,那邊村民們就像炸了鍋的螞蟻,紛紛圍到了蝦仁身邊,那眼神,比剛才看官差還熱切幾分。
“蝦仁啊,你這腿,到底是真是假?。吭趺纯粗@么像演戲呢?”李大嬸率先發(fā)難,一臉狐疑地打量著蝦仁的雙腿。
“哎呀,李大嬸,您這眼神兒也太毒了吧!我這可是真?zhèn)?,疼著呢!”蝦仁一臉無辜地辯解道,還故意裝出一副痛苦的表情,企圖蒙混過關(guān)。
可村民們哪是那么好糊弄的,他們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,有的摸著下巴沉思,有的干脆蹲下身子,開始動手動腳地檢查起來。
“你看這繃帶,纏得這么整齊,肯定是新買的!”
“還有這腿上的肌肉,一點萎縮的跡象都沒有,不像是長期臥床的人?。 ?br>
“對對對,還有這臉色,紅潤有光澤,哪像是病人??!”
蝦仁一聽這話,心里那個急啊,就像是魚兒被貓盯上了一樣,只能干瞪眼。他趕緊轉(zhuǎn)移話題:“哎呀,各位鄉(xiāng)親,咱們還是別說這個了,趕緊想想晚上怎么慶祝我逃過一劫吧!”
可村民們哪肯輕易放過他,繼續(xù)圍著他的腿,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,場面一度十分熱鬧。
最后,還是村長老李出來打了個圓場:“好了好了,大家都散了吧,蝦仁這腿啊,是真是假都不重要了,重要的是他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沒事了,咱們還是趕緊去準(zhǔn)備飯菜,等官差大人們回來,好好招待一番吧!”
于是,村民們這才意猶未盡地散開,而蝦仁呢,也趁機(jī)溜回家中,心里暗暗發(fā)誓:“以后再也不玩這種假摔的把戲了,太嚇人了!”
幾日以來,為了保險起見,蝦仁一直在裝殘疾,他可是怕突然突擊檢查,打算連村民們都瞞著。
但蝦仁這家伙,真是應(yīng)了那句老話——“江山易改,釣癮難移”。
在家憋了那么幾天,愣是把他那釣魚的心給憋得跟熱鍋上的螞蟻似的,急得團(tuán)團(tuán)轉(zhuǎn)。
終于,他實在裝不下去了,決定冒險一搏,直接走去釣魚,但又怕自己的“殘疾”身份露餡,引來不必要的麻煩。
于是乎,蝦仁又開始了他的“發(fā)明創(chuàng)造”之路。這次,他不再滿足于簡單的輪椅,而是要進(jìn)行一次“升級改造”。
他找來了一堆廢舊零件,還有幾塊看起來像是從誰家雞窩里偷來的木板,經(jīng)過一番鼓搗,竟然搗鼓出了一個集時尚與實用于一體的“高科技輪椅”。
這輪椅,不僅輪子能轉(zhuǎn)得飛快,還配備了“自動導(dǎo)航”功能(其實就是蝦仁自己用腳偷偷蹬),簡直就是釣魚界的大勞。
裝備齊全后,蝦仁信心滿滿地推著輪椅出門了。一路上,他故意放慢速度,生怕錯過任何一個可以炫耀自己“新座駕”的機(jī)會。果不其然,沒走多遠(yuǎn)就遇到了二狗子。
二狗子一瞅見蝦仁這架勢,眼睛瞪得比銅鈴還大,一臉好奇地問:“蝦仁哥,你這是啥寶貝???”
蝦仁故作神秘地一笑,清了清嗓子,開始了他的“輪椅解說秀”:“此乃老夫最新研發(fā)的‘智能釣魚伴侶’,集代步、休息、儲物于一體,更有隱藏功能等你發(fā)現(xiàn)。你看這輪子,采用最新納米材料,輕便耐磨;再看這扶手,可調(diào)節(jié)角度,符合人體工學(xué),長時間握持也不累。最重要的是,它還能讓我這個‘殘疾人士’也能享受釣魚的樂趣,真乃釣魚界的一大福音?。 ?br>
二狗子聽得一愣一愣的,半天才回過神來,豎起大拇指:“蝦仁哥,你真是太有才了!這下子,咱們村的釣魚事業(yè)又要上一個新臺階了!”
周圍的村民也被蝦仁的“高科技輪椅”吸引過來,紛紛投來羨慕的目光。有人打趣道:“蝦仁啊,你這輪椅要是再裝上你所說的熱氣球,豈不是能直接飛到河里去釣魚了?”
蝦仁一聽,哈哈大笑:“好主意!等我下次改良版出來,一定請你們來試飛!”
就這樣,蝦仁在眾人的笑聲和贊嘆聲中,坐著他的“智能釣魚伴侶”,一路風(fēng)馳電掣地駛向河邊,開始了他的釣魚之旅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
天不生我釣魚佬,魚塘萬古如長夜!
竿來!
哈哈,蝦仁這家伙,一踏進(jìn)那池塘邊的青草地,就像是回到了自己的打窩王國,那叫一個得心應(yīng)手。
他手持那柄祖?zhèn)鞯拇蚋C鏟,輕輕一揮,仿佛是在給大地母親撓癢癢,實則是在精心布置一場魚兒們的盛宴。
村里那位養(yǎng)魚的老李,一見蝦仁這架勢,眼睛立馬亮了起來,那表情就像是大旱逢甘霖,急忙湊上前來:“哎呀,蝦仁啊,你可算是露面了!這幾天你不在,我這心里頭啊,就跟那魚塘缺了水似的,干巴巴的。村長那是天天念叨,說我這魚塘怎么魚都不見長,催得我差點沒把魚食當(dāng)飯吃?,F(xiàn)在你一來,我這心里的大石頭可算是落地了,終于可以回家抱抱我那小孫子,享享天倫之樂了?!?br>
蝦仁一聽,手里的打窩鏟差點沒掉地上,心里那叫一個哭笑不得。
他抬頭,給了老李一個“你這是哪門子邏輯”的眼神,嘴角勉強(qiáng)扯出一絲苦笑:“老李啊,你這是把我當(dāng)成魚塘的保姆了還是怎么著?我蝦仁,那可是江湖人稱的打窩仙人,釣魚技術(shù)那是杠杠的,怎么到你嘴里,就成了養(yǎng)魚專業(yè)戶了?你這是在質(zhì)疑我的釣魚藝術(shù),還是在侮辱我的打窩才華啊?”
周圍的村民們一聽這話,都樂了,紛紛圍過來湊熱鬧。有人拍著老李的肩膀笑道:“老李啊,你這就是典型的‘瞎操心’,蝦仁兄那是釣魚高手,哪是咱們這些養(yǎng)魚人能比的?他那打窩技術(shù),比咱養(yǎng)魚還講究呢!”
老李一聽,也是哈哈大笑,連連點頭:“對對對,是我糊涂了,蝦仁的釣魚技術(shù),那可是咱們村的一絕,我這不是急著回家嘛,口不擇言了,哈哈!”
蝦仁見狀,也只好無奈地?fù)u搖頭,繼續(xù)他的打窩大業(yè)。
他心里頭那個郁悶啊,自己明明是個釣魚高手,怎么就被誤會成養(yǎng)魚的了呢?
不過轉(zhuǎn)念一想,這也不失為一種樂趣,畢竟,能讓村里人如此依賴和信任,也是一種別樣的成就感嘛!
于是,他一邊打窩,一邊哼起了小曲兒,仿佛在說:“我就是蝦仁,打窩界的仙人,釣魚界的傳奇,你們就瞧好吧!”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在南京城那繁華與古樸交織的街巷深處,大明皇宮的紅墻金瓦在夕陽下更顯威嚴(yán)。
朱元璋,這位從草莽中崛起的帝王,正襟危坐于龍椅之上,目光如炬,望著下方恭敬站立的兒子朱標(biāo),心中滿是期許與教誨。
“標(biāo)兒啊,你可知父皇為何時常提醒你,勿要過于遷就那些讀書人?”朱元璋的聲音低沉而有力,言語間不自覺地帶上了他特有的自稱——“咱”。
朱標(biāo)聞言,微微躬身,恭敬答道:“兒臣愚鈍,還請父皇明示?!?br>
朱元璋輕嘆一口氣,眼神中閃過一絲復(fù)雜的情緒:“想當(dāng)年,咱不過一介布衣,斗大的字不識幾個。但自打身邊聚攏了一群有識之士,咱便知,學(xué)問乃治國之本。于是,咱勤學(xué)不輟,從《史記》到《春秋》,從《論語》到《韓非子》等等古今賢文,一一研讀,方知書中自有黃金屋,書中自有顏如玉。咱學(xué)會了治國之道,更學(xué)會了如何識人用人?!?br>
說到這里,朱元璋話鋒一轉(zhuǎn),語氣中多了幾分嚴(yán)厲:“但咱也發(fā)現(xiàn),這些讀書人雖滿腹經(jīng)綸,卻也有其局限性。他們擅長謀劃,卻往往在執(zhí)行上猶豫不決,顧慮重重。就如同那秀才造反,口號喊得響亮,真到動手時,卻是三年難成。因為他們太注重禮教,太在乎名節(jié),反而束縛了自己的手腳?!?br>
朱標(biāo)聽得認(rèn)真,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:“父皇所言極是,兒臣受教了。但兒臣以為,讀書人亦有其不可替代之處,他們的智慧與學(xué)識,乃是國家之根本?!?br>
朱元璋微微一笑,贊許道:“標(biāo)兒,你能看到這一點,咱心甚慰。咱并非全盤否定讀書人,只是希望你能明白,真正的英雄,不僅要有學(xué)問,更要有膽識、有決斷、有行動。
就如咱與漢高祖劉邦,雖非出身書香門第,卻能憑借一腔熱血和過人的智慧,開創(chuàng)不世之基業(yè)?!?br>
在老朱看來,古今歷史,唯有劉邦這等帝王值得他佩服。
一介匹夫,沒有文化與背景又如何,這天下還不是他們的?
讀再多的書頂個屁用,到頭來還不是給他老朱家打工?
說到這里,朱元璋站起身,走到朱標(biāo)面前,拍了拍他的肩膀,語重心長地說:“標(biāo)兒啊,你是咱的繼承人,未來的大明江山就交給你了。你要學(xué)會平衡各種力量,既要尊重知識,又要勇于實踐。只有這樣,你才能成為一位真正的明君,引領(lǐng)大明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?!?br>
明君??!標(biāo)兒啊,在你即位之后只需要做完美的明君就夠了,以后剩下的黑暗咱幫你做了!
給咱多幾年,給你一個強(qiáng)大的大明!
朱標(biāo)聞言,眼中閃過一絲堅定,躬身行禮道:“兒臣定當(dāng)謹(jǐn)記父皇教誨,不負(fù)所望?!?br>
朱元璋看著朱標(biāo)那既謙遜又堅定的神情,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,眼中滿是滿意與欣慰。
他輕拍朱標(biāo)的肩膀,笑著說道:“標(biāo)兒,你的態(tài)度讓咱十分滿意。今兒個,咱就帶你一起去上朝,讓你親眼見見這大明朝堂的風(fēng)貌。”
朱標(biāo)聞言,眼中閃過一絲激動與期待,連忙躬身行禮:“多謝父皇恩典,兒臣定當(dāng)虛心學(xué)習(xí),不負(fù)父皇期望?!?br>
隨著晨曦初現(xiàn),大明皇宮的鐘聲悠揚(yáng)響起,預(yù)示著新的一天正式開啟。朱元璋攜著朱標(biāo),穿過一道道宮門,步入金碧輝煌的朝堂。
群臣早已列隊等候,見帝王父子到來,紛紛行禮,齊聲高呼: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,太子千歲千歲千千歲!”
待群臣禮節(jié)做完,朱元璋緩緩開口,聲音威嚴(yán)而沉穩(wěn):“諸位愛卿,今有捷報傳來,我明軍英勇善戰(zhàn),已俘獲元廷皇子買的里八剌,并押解至南京。此乃我大明之威,國家之幸也!”
朝堂之上,頓時響起一片議論之聲,大臣們面露喜色,紛紛交頭接耳,議論著這一重大消息。
這時,丞相李善長站出來,恭敬地行了一禮,朗聲道:“陛下,此乃天賜良機(jī),我大明應(yīng)借此機(jī)會,彰顯國威,震懾四方。臣建議,在南京舉行盛大的‘獻(xiàn)俘’典禮,以慶祝這一偉大的勝利,同時也向天下展示我大明軍隊的無上榮耀?!?br>
李善長的話音如同晨鐘暮鼓,在朝堂上空回蕩,余音未了之際,胡惟庸已按捺不住內(nèi)心的激動,跨前一步,拱手高聲說道:“陛下,丞相所言極是!此等壯舉,實乃我大明揚(yáng)眉吐氣之時,舉行‘獻(xiàn)俘’典禮,不僅能彰顯我大明軍威,更能激勵民心,讓天下百姓知曉,我大明乃是不可侵犯之強(qiáng)國!”
胡惟庸的話語中充滿了激昂與自豪,仿佛已經(jīng)看到了典禮上那萬眾矚目的盛況。
他的聲音剛落,劉伯溫便接過話茬,語氣雖不如胡惟庸那般激昂,卻更顯沉穩(wěn)與深邃:“陛下,臣以為,舉行‘獻(xiàn)俘’典禮,不僅是對外展示我大明實力,更是對內(nèi)的一次重要宣示。它告訴我們的大臣、士兵乃至百姓,只要團(tuán)結(jié)一心,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,沒有達(dá)不到的勝利。此舉,對于鞏固國本,提升士氣,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。”
雖然已經(jīng)被朱元璋疏遠(yuǎn)了,但他還是要向朱元璋表示自己的忠誠!
他在之前就暗自思慮了許久。
如何能讓朱元璋明白自己是真心為大明效力的?
唯有,忠誠!
緊接著,徐達(dá)這位沙場老將也站了出來,他的聲音渾厚有力,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堅定:“陛下,臣徐達(dá),幸不辱命,為陛下為大明,為那些被元?dú)埡Φ陌傩請蟪鹆?!臣也贊同諸位的話,應(yīng)該把這個什么狗屁皇子殺了,為無數(shù)被欺壓的漢人報仇雪恨!”
徐達(dá)的話語中充滿了對元的仇恨。
隨著徐達(dá)的話音落下,朝堂之上的大臣們紛紛點頭,是時候解解氣了。
但是朱元璋卻突然搖了搖頭,堅決地拒絕了群臣的提議,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難以言喻的深沉與慈悲,聲音沉穩(wěn)而有力:“諸位愛卿,朕知你們皆是出于忠君愛國之心,但朕以為,獻(xiàn)俘之禮,實乃對前朝皇子之侮辱,朕不能同意。”
此言一出,朝堂之上頓時響起了一片嘩然之聲。
群臣紛紛面露不解之色,有的大臣甚至忍不住開口詢問:“陛下,您全家?guī)缀醵际且驗樵谋┱馐懿恍?,為何今日卻對前朝皇子如此寬容?”
朱元璋聞言,輕輕嘆了口氣,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時空的壁壘,回到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之中。
全家人都因為元朝餓死的餓死,他如何不想大罵元朝呢?
但為了老朱家的王朝,為了大明,他不得不昧著良心說話。
他很快便收回了思緒,轉(zhuǎn)而用更加溫和而堅定的語氣說道:“朕知爾等不解,但朕心自有計較。雖古有獻(xiàn)俘之禮,然朕以為,人非草木,孰能無情?前朝皇子雖為敵國之人,但亦是父母所生,血肉之軀。朕若行獻(xiàn)俘之禮,無異于將其置于羞辱之地,此等行徑,實非仁君所為?!?br>
說到這里,朱元璋停頓了一下,他的目光掃過朝堂上的每一個人,繼續(xù)說道:“再者,朕自登基以來,一直秉持著以德治國、以禮待人的理念。
對于俘獲的元朝貴族,朕非但沒有加以苛責(zé),反而一概極盡尊禮。朕封給他們很高的爵位,賜給他們極為優(yōu)厚的生活條件,讓漢族人繼續(xù)對他們行禮如儀。
此舉非但無損我大明之威嚴(yán),反而更能彰顯我大明之寬容與大度。朕相信,只有這樣,才能真正贏得天下人心,實現(xiàn)長治久安?!?br>
朱元璋的話音落下,朝堂之上再次陷入了一片沉寂。
大臣們面面相覷,眼中的疑惑如同迷霧般難以散去。他們私底下開始交頭接耳,低聲討論起來,聲音雖小,卻透露出各自的驚訝與不解。
“這……陛下怎會如此?咱們推翻元朝,中原漢人哪個不是歡欣鼓舞,揚(yáng)眉吐氣?當(dāng)時大伙兒都盼著能徹底清算元朝的罪惡,讓那些欺壓百姓的元朝統(tǒng)治者得到應(yīng)有的懲罰。”一位大臣壓低了聲音,語氣中帶著幾分難以置信。
“是啊,我也記得進(jìn)軍大都之時,陛下還特意下令,要求軍隊不得危害元朝的皇親貴族,說是要‘元之宗戚,咸俾保全’。那時候咱們雖然不解,但也都遵命行事??扇缃?,陛下又對前朝皇子以禮相待,這……這實在是讓人看不懂??!”另一位大臣接過話茬,眉頭緊鎖,眼中滿是困惑。
“莫非……陛下這是在布什么大局?”一位年長的文臣沉吟片刻,試探性地說道,“陛下素來深謀遠(yuǎn)慮,或許他這樣做,有著咱們難以揣度的深意?!?br>
“深意?什么深意?難道是要借此彰顯我大明之仁德,讓天下人歸心?”一位武將出身的大臣不屑地撇了撇嘴,“要我說,直接殺了那前朝皇子,一了百了,省得麻煩?!?br>
“此言差矣!”旁邊一位文官連忙搖頭反駁,“陛下此舉,非但不是軟弱,反而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智慧與胸懷。他以禮相待前朝皇子,不僅彰顯了我大明之寬容與大度,更能贏得天下人的敬仰與信服。此乃治國之大道,非我等粗淺之輩所能及也?!?br>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李善長作為丞相,率先打破了沉默,他面帶微笑,聲音中帶著幾分敬仰與感慨:“陛下圣明,仁慈之心,實乃天下蒼生之福。陛下不僅以德報怨,對前朝皇子以禮相待,更在治理國家上展現(xiàn)出非凡的智慧與胸懷,實乃我輩之楷模?!?br>
李善長何嘗不知道,朱皇帝自從眼見坐穩(wěn)了江山,天下怎么看都是朱家的了的時候,就突然轉(zhuǎn)變了風(fēng)口。
就連昔日起兵伐元的紅巾軍,在他口中都是賊了。
呵呵,誰不知道你朱皇帝曾經(jīng)投靠過紅巾軍,如今坐了江山,紅巾軍反倒成了賊了。
屠龍勇士終成惡龍啊。
“陛下圣明………”
胡惟庸等人聞言,也紛紛附和,他們或低頭作揖,或高聲頌揚(yáng),整個朝堂瞬間被一股濃濃的贊美之情所籠罩。
雖然他們一時間不明白此舉的深意,但丞相都贊同了,他們還能說什么呢?
圣明就完事了。
然而,就在這時,幾位大臣卻突然上前,手捧“捷奏”之章,準(zhǔn)備向朱元璋獻(xiàn)上他們的戰(zhàn)果與功績。
“陛下,此乃我朝將士浴血奮戰(zhàn)所得之捷報,特來呈上,請陛下御覽?!币晃淮蟪几呗曊f道,語氣中充滿了自豪與期待。
群臣一時間也是等著朱皇帝夸他們了,畢竟他們可是寫了好多夸朱皇帝的話。
朱元璋接過奏章,輕輕翻開,然而,隨著他逐字逐句地閱讀,臉上的表情卻逐漸變得凝重起來。
原來這些奏章之中大罵了元皇帝的暴虐無道,如同桀紂一樣該死該被被萬民唾罵,而朱皇帝乃是驅(qū)逐韃虜?shù)臒o上皇。
但朱元璋心中卻是大怒,他甚至不允許這些人罵紂王。
放肆!元朝皇帝哪怕昏庸 ,但也是君主,區(qū)區(qū)臣子也敢言君主之不是?
朱元璋輕輕放下奏章,目光如炬,掃視著下方的群臣。
他的聲音雖然不高,但卻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(yán):“諸位愛卿,朕知爾等忠心可鑒,但朕以為,此等浮薄之言,實非君子所為!”
說到這里,朱元璋語氣中多了幾分語重心長:“元主zhongguo百年,雖有其過,但亦有其功。朕與卿等父母皆賴其生養(yǎng),此等恩情,豈可輕忘?
朕不希望看到任何貶低前朝君主之語,更不愿因此傷了天下人之心。卿等當(dāng)以此為戒,亟改之?!?br>
朱元璋的話音落下,朝堂之上再次陷入了一片沉寂。
群臣私底下,竊竊私語之聲此起彼伏,仿佛夏日的蚊蟲,雖細(xì)微卻難以忽視。
他們的眼神中滿是困惑與不解,仿佛眼前的景象與他們心中的認(rèn)知格格不入。
陛下,您沒瘋吧!
今天怎么了?
“圣上今天不是吃錯藥了吧!要知道他的父親朱五四在大元朝可是被逼迫而死,圣上自己更是被逼得去當(dāng)乞丐了?怎么咱們罵幾句元皇帝,陛下就這么生氣?”一位大臣低聲對旁邊的同僚說道,語氣中充滿了疑惑。
“是啊,我也搞不懂,在大元朝的規(guī)矩之中,漢人打傷了蒙古人,那可是要判死刑的;可蒙古人打死了漢人,卻只需賠一頭驢,這世道何其不公!”另一位大臣接過話茬,聲音中滿是不平。
“更別提那些屈辱的行禮規(guī)矩了,漢人就算當(dāng)了大官,見到蒙古人,還得行禮畢后雙手反背,做捆綁狀,以示歸順。這簡直是把我們漢人當(dāng)成了奴隸!”又一位大臣憤憤不平地插話道。
“對啊,所以我更看不懂了,你說陛下不恨死元朝皇帝就算了,現(xiàn)在怎么還說什么暴元皇帝對咱們漢人有什么恩情,還不能罵他們?!弊畛蹰_口的那位大臣再次說道,他的眉頭緊鎖,顯然對此事百思不得其解。
“哎,你們說,陛下是不是有什么深謀遠(yuǎn)慮,咱們這些做臣子的,哪里能猜得透圣意呢?”一位年長的文臣搖了搖頭,嘆息道。他的語氣中既有無奈,也有幾分對朱元璋的敬畏。
“是啊,陛下非池中之物,他的心思豈是咱們這些凡夫俗子所能揣度?或許,他這樣做自有他的道理吧?!绷硪晃淮蟪家哺胶偷?,雖然心中仍有疑惑,但也不敢說出來。
畢竟他們的九族又不是批發(fā)!
群臣的議論聲漸漸消散在朝堂的每一個角落,但他們的心中卻都留下了一個難以解開的謎團(tuán)。
………
朱標(biāo)站在一旁,眉頭緊鎖,心中翻涌著層層疑惑。
他清楚地記得,在無數(shù)個夜深人靜的夜晚,父皇朱元璋會拉著他的手,輕聲細(xì)語地講述那些關(guān)于元朝殘暴統(tǒng)治的故事,那些關(guān)于祖父祖母、叔叔伯伯們在饑餓與苦難中掙扎的記憶。
那時的父皇,眼中總是閃爍著憤怒與不甘,仿佛那些痛苦的經(jīng)歷至今仍歷歷在目。
然而,今日父皇在朝堂之上的表現(xiàn),卻與往日大相徑庭。
他不僅沒有提及那些血淚史,反而好像要讓他們感恩大元朝。
好像元朝對他們一家有多大的恩情一樣。
這讓朱標(biāo)感到既震驚又困惑,他心底的疑問如同野草般瘋長,卻只能強(qiáng)忍著沒有開口。
“元雖夷狄,入主zhongguo,百年之內(nèi)生齒浩繁,家給人足,朕之祖父亦預(yù)享其太平。”朱元璋的話語再次響起,字字句句都敲擊在群臣的心頭。
瘋了瘋了,這一次更加離譜了。
老朱皇帝都直接說起祖父能安享太平了,怎么不說說你爹是怎么死的?
這給大元朝洗得也太夸張了吧!
他們面面相覷,眼中滿是不解與迷茫。有些人甚至開始竊竊私語,試圖從彼此的眼中尋找答案,但更多的,卻是選擇了沉默。
畢竟雖然他們的九族還在,但無法從批發(fā)市場進(jìn)貨。
“這……這怎么可能呢?”一位年輕的大臣終于忍不住低聲嘀咕了一句,但很快便意識到自己的失態(tài),連忙閉上了嘴巴。
不要命了?不利于團(tuán)結(jié)的話不要說!
周圍的同僚也紛紛投來警告的目光,示意他不要多言。
朱標(biāo)看著這一幕,心中更是五味雜陳。他暗暗決定,等到合適的時機(jī),一定要向父皇問個明白。
而此時的朱元璋,仿佛并未察覺到群臣的困惑與不解。
他依舊保持著那份從容與淡定,繼續(xù)闡述著自己的觀點:“朕之所以如此說,并非是要為元朝開脫罪責(zé)。但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,每一個朝代都有其存在的意義與價值。元朝雖然治理不力,但也為中原帶來了百年的和平與繁榮。朕之祖父能夠享此太平,實乃不幸中之大幸。
不要對朝廷要求太多,而是看看自己為朝廷做了多少事!”
朝堂之上,劉伯溫,這位足智多謀的謀士,眉頭微蹙。
他有點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了,只是還不確定。
他輕輕咳嗽了一聲,以引起注意,隨后緩緩開口,試探性地問道:“陛下圣明,微臣斗膽一問,大元之朝,昔日雄踞中原,何以最終失卻天下,落入我大明之手?”
此言一出,朝堂之上頓時安靜下來,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朱元璋身上,等待著他的回答。
然而,朱元璋的回答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。
“呵呵,愛卿所問,實乃深邃之題?!敝煸拔⑽⒁恍?,眼神中透露出幾分復(fù)雜,“大元朝失去天下,非因其殘暴無道,亦非因其兵力不濟(jì),實則是因其治理過于寬松,導(dǎo)致綱紀(jì)不振,民心離散?!?br>
此言一出,群臣嘩然,紛紛面露不解之色。
他們心中暗自嘀咕,大元朝的殘暴統(tǒng)治,人人皆知,怎么在陛下口中,卻成了治理寬松?
這豈不是顛倒黑白,混淆視聽?
但還是那一句話,他們的九族不是批發(fā)的,根本不敢說些什么。
然而,劉伯溫卻在這片刻的沉默中,捕捉到了朱元璋話中的深意。
他心中豁然開朗,暗自點頭。
原來,朱元璋此舉,并非真的要為元朝開脫,而是要借此機(jī)會,認(rèn)元朝為正統(tǒng),以此來論證朱家得天下的天命所歸。
“陛下英明,微臣愚鈍,方才未能領(lǐng)悟陛下深意?!眲⒉疁毓硇卸Y,聲音中帶著幾分敬意,“陛下所言治理寬松,實則是指元朝末年,朝政荒廢,民不聊生,而我大明應(yīng)運(yùn)而生,正是順應(yīng)天命,救萬民于水火之中。如此說來,我大明得天下,乃是天命所歸,民心所向,無可置疑。”
劉伯溫的一番話,如同春風(fēng)化雨,滋潤了群臣的心田。
難怪??!
難怪朱皇帝當(dāng)初在登基之時在即位告天文中,他這樣說:“惟我zhongguo人民之君,自宋運(yùn)告終,帝命真人于沙漠,入zhongguo為天下主,其君父子及孫百有余年,今運(yùn)亦終?!?br>
也就是說,元朝的統(tǒng)治是受命于天,光明正大,理所當(dāng)然。
朱皇帝說“百有余年”,這就不但將元滅南末后的幾十年視為正統(tǒng),且在元、宋并存的十幾年間亦將元視為正統(tǒng)。
胡無百年國運(yùn),而大元早就有百年了,那說明什么?
大元根本就不是什么胡人??!
什么異族統(tǒng)治?蒙古族那可是咱三皇五帝之后,都是華夏民族。
這一切都是天意啊!
他們開始逐漸明白朱元璋的用意了,一切不過是為了證明大元是正統(tǒng)罷了。
而朱元璋則滿意地看著劉伯溫,眼中閃爍著贊許的光芒。
他知道,劉伯溫已經(jīng)領(lǐng)悟了他的意圖。
可惜,是個元朝舊臣??!
明白了朱皇帝的意思的群臣紛紛跟上朱皇帝的思路。
李善長,作為朝廷的老臣,率先開口,他的聲音沉穩(wěn)而有力:“陛下所言極是,大元之朝,末期確實治理寬松,導(dǎo)致朝政松弛,民不聊生。而我大明,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應(yīng)運(yùn)而生,如同破曉之陽,照亮了黑暗,引領(lǐng)萬民走向光明。此乃天命所歸,無可置疑?!?br>
胡惟庸緊隨其后,他滿臉堆笑,聲音中帶著幾分諂媚:“丞相所言極是,大明得天下,實乃天意難違。陛下英明神武,順應(yīng)天命,才能一統(tǒng)江山,開創(chuàng)這太平盛世。我等臣子,愿誓死追隨陛下,共筑大明輝煌!”
徐達(dá),這位戰(zhàn)功赫赫的武將,也不甘落后,他粗獷的聲音中透露出堅定:“陛下,微臣雖是一介武夫,但也深知天命難違。大元失天下,乃是其自身之過;我大明得天下,則是順應(yīng)民心,合乎天道。微臣愿以手中之劍,為陛下守護(hù)這大好河山!”
湯和輕輕捋了捋胡須,緩緩說道:“陛下圣明,群臣所言皆是肺腑之言。大元之失,非戰(zhàn)之罪,實乃治理之失。而我大明,承天之運(yùn),應(yīng)運(yùn)而生,必將開創(chuàng)一番前所未有的盛世。微臣愿以筆墨為劍,為陛下書寫這輝煌篇章?!?br>
群臣紛紛發(fā)表言論,一致認(rèn)同大元因治理寬松而失去天下,大明則是順應(yīng)天命而生的觀點。
朱元璋坐在龍椅上,聽著群臣的頌揚(yáng),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。
孺子可教也。
他站起身來,聲音洪亮而有力:“眾卿家所言極是,大明得天下,乃是天命所歸,民心所向。朕定當(dāng)勵精圖治,不負(fù)眾望,與爾等共創(chuàng)大明之輝煌!”
隨著朱元璋的話音落下,整個朝堂爆發(fā)出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。
群臣們紛紛跪拜在地,高呼萬歲,表達(dá)對朱元璋的無限忠誠。
忠 ,誠!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退朝之后,夕陽的余暉灑滿了皇宮的后花園,朱元璋與太子朱標(biāo)漫步其間,享受著這份難得的寧靜與父子時光。
“父皇,今日朝堂之上,您的話語讓兒臣豁然開朗,關(guān)于大元與大明的論述,兒臣已深領(lǐng)其意。”朱標(biāo)率先開口,語氣中帶著幾分敬佩與思索。
朱元璋微微一笑,眼神中流露出對兒子的欣慰:“標(biāo)兒,你能理解朕的苦心,朕心甚慰。但看你眉頭微蹙,似乎還有疑惑未解?”
朱標(biāo)點了點頭,輕聲說道:“兒臣確實有一事不明,父皇昔日曾有意認(rèn)朱熹為祖宗,以增我大明之威望,后來為何又放棄了此念?”
他總覺得這一件看似和今天不想干的事情,其實有很大的關(guān)系。
朱元璋聞言,停下腳步,望著遠(yuǎn)方漸漸沉落的夕陽,眼中閃過一絲復(fù)雜的情緒:“標(biāo)兒,你問到了朕的心事。當(dāng)初朕登基之時,心中確有不安。
這天下之大,英雄豪杰輩出,而朕出身貧寒,曾為乞丐,難免遭人非議。華夏人講究門第出身,朕知自己在這方面難以服眾,故而有此念頭,欲借朱熹之名,為我朱家增光添彩?!?br>
“然而,”朱元璋話鋒一轉(zhuǎn),語氣變得堅定起來,“朕深思熟慮之后,覺得此舉不妥。朱熹乃是一代大儒,其學(xué)問人品皆為人所敬仰。朕若妄稱其后,非但不能真正得到士人之心,反而會被人視為虛偽,更加看輕了朕。”
朱元璋與朱標(biāo)在后花園中漫步,晚風(fēng)輕拂,帶著一絲涼爽,兩人邊走邊聊,氣氛輕松而親切。
“標(biāo)兒啊,你可知道,為這出身之事,咱可是苦惱了好一陣子。”朱元璋嘆了口氣,仿佛又回到了那段艱辛的歲月,但隨即話鋒一轉(zhuǎn),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,“可后來,咱腦筋一轉(zhuǎn),嘿,這不正是咱的獨(dú)門優(yōu)勢嘛!”
朱標(biāo)聞言,不由得好奇地抬頭看向父親,只見朱元璋繼續(xù)說道:“世人皆道,皇帝之位,那應(yīng)是出身名門、學(xué)富五車之人方可坐得。可瞧瞧咱,一個要飯花子,居然也能當(dāng)上這九五之尊,你說,這算不算得上是天命所歸?”
朱標(biāo)點了點頭,心中暗自佩服父親的豁達(dá)與智慧。他輕聲問道:“那父皇是如何化解這出身之困的呢?”
朱元璋哈哈一笑,聲音中帶著幾分得意:“咱呀,就不跟那些個攀龍附鳳的皇帝學(xué)。他們總是想方設(shè)法往自己臉上貼金,說自己是什么王公貴族、世家門閥的后代,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的‘高貴血統(tǒng)’??稍鄄灰粯?,咱就是要坦坦蕩蕩,告訴所有人,咱就是‘淮右小民’,一個實實在在的布衣天子!”
“一個乞丐都能當(dāng)皇帝,天下這么多乞丐,那么為什么偏偏就是我這個朱乞丐能當(dāng)呢?這不正是說明天命在我嗎?
任你讀了多少書,家里出了多少王侯將相,這天意如此,一個乞丐布衣照樣將他們所自豪的一切所碾碎?
這就是天命!”
說著,朱元璋還模仿起自己平日里與臣子交談的情景,夸張地?fù)]著手,說道:“咱每次開口,每次動筆,總要插進(jìn)那么幾句,‘朕本淮右布衣’,或是‘江左布衣’,還有‘匹夫’、‘起自田畝’、‘出身寒微’之類的。這樣一來,不僅沒人敢小瞧咱,反而更加敬重了?!?br>
“原來如此啊?!敝鞓?biāo)聽著父親生動的講述,心中不禁對父親的智慧和勇氣更加欽佩。
天命難違??!
他徹底知道了,父親這樣做的目的,不僅僅是為了展現(xiàn)自己的真實,更是為了強(qiáng)調(diào)自己命運(yùn)的奇特和天命的眷顧。
以此來穩(wěn)固自己的統(tǒng)治,讓天下人知道,皇帝之位,并非只有名門貴族可坐,只要有天命所歸,哪怕是一介布衣,也能開創(chuàng)千秋偉業(yè)。
就像那蒙古一樣…一個游牧民族在天命之下不還是照樣入主中原了嗎?
“父皇,兒臣明白了?!敝鞓?biāo)認(rèn)真地點了點頭,“兒臣定當(dāng)以父皇為榜樣,不論出身如何,都要勤勉治國,不負(fù)天命所托?!?br>
朱元璋滿意地看著兒子,眼中滿是欣慰與期望。
朱標(biāo)已經(jīng)明白了自己的苦心,也明白了大明未來的路該如何走。
在這個夕陽余暉灑滿的后花園里,父子倆的心緊緊相連,共同期待著大明王朝更加輝煌的未來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在劉伯溫那雅致而又不失莊重的府邸中,李善長作為貴客被熱情地接待。
夜色已深,兩人卻仍意猶未盡,圍坐于書房之內(nèi),燭火搖曳,映照出他們臉上沉思與興奮交織的神色。
“善長兄,你可曾留意到,如今朝廷之中,天命論之語隨處可見?!眲⒉疁剌p抿一口茶,緩緩開口,眼神中閃爍著洞察世事的睿智。
李善長聞言,微微一笑,點頭道:“伯溫兄所言極是。陛下他,對于天命之說,似乎情有獨(dú)鐘。每言及開創(chuàng)基業(yè),必稱‘皆奉天命’。他說自己能從一介布衣登上帝位,乃是因父祖‘世承忠厚,積善余慶,以及于朕’。這話說得,既顯皇家恩澤綿長,又暗含了天命所歸的意味?!?br>
呵呵,老朱這個人,難怪能當(dāng)皇帝,為了布局天命論,死了的爹都能昧著良心替他感大元的恩。
這不得不讓他佩服啊。
劉伯溫頷首,接過話茬:“確實如此。陛下對孔子后代孔克堅亦曾言,‘朕率中土之士奉天逐胡,以安中夏,以復(fù)先王之舊’。強(qiáng)調(diào)了陛下承繼古先帝王之統(tǒng)的合法性。他這是在告訴世人,自己的帝位,是上天賦予,順應(yīng)民心,無可置疑?!?br>
他故意沒說其中的胡人一詞。
其實吧,朱皇帝太想證明天命論了,他的話有太多矛盾了。
李善長感慨道:“陛下此言,真是既高明又實用。他巧妙地利用了天命論,為自己的統(tǒng)治披上了神圣的外衣,使得天下士民,無不心悅誠服。想那漢高祖劉邦,亦是由布衣而稱帝,陛下便以此為例,說明天命所在,人誰敢違?”
不過不得不說,這天命論看著還真是唬人。
畢竟劉邦還算是亭長,也算是小地方的地頭蛇了。
朱重八呢?一個乞丐,一個破落農(nóng)民都能當(dāng)皇帝 ,如此反復(fù)宣傳,天下萬民怎么能不感嘆呢?
劉伯溫補(bǔ)充道:“正是如此。陛下還常言,‘朕本布衣,因元綱不振,群雄蜂起,所在騷動,遂全生于行伍間,豈知有今日者邪’。這番自謙之語,實則透露出他對自己命運(yùn)奇特的感慨,以及對天命眷顧的深信不疑。陛下以此來強(qiáng)調(diào)自己的帝位并非偶然,而是順應(yīng)天意,歷經(jīng)磨難方得?!?br>
他心中暗自思量。
“陛下此舉,看似不合常理,實則深謀遠(yuǎn)慮啊?!眲⒉疁刈匝宰哉Z,語氣中帶著幾分欽佩與感慨。他深知,朱元璋并非尋常之人,他的每一個決策,都可能是為了更大的戰(zhàn)略考慮。
“想那大元,雖已衰敗,但余威尚存,陛下卻不吝贊美之詞,這其中必有玄機(jī)?!眲⒉疁乩^續(xù)思索著,仿佛在與自己對話,“他這是在借大元之名,彰顯自己取而代之的合法性,更是在為朱家天命論鋪設(shè)道路?!?br>
想到這里,劉伯溫不禁露出一絲微笑,仿佛已經(jīng)看透了朱元璋的棋局。“陛下深知,天命所歸,非人力所能抗拒。他通過贊頌大元,實際上是在告訴世人,大元的終結(jié),乃是天命使然,而他朱家的興起,亦是順應(yīng)天意。這樣一來,既樹立了朱家統(tǒng)治的正統(tǒng)性,又削弱了人們對前朝的懷念與反抗之心?!?br>
“好一個朱家天命論的大棋!”劉伯溫不禁低聲贊嘆,眼中閃爍著對朱元璋智謀的欽佩。
他深知,這盤棋一旦下好,將為大明朱家王朝帶來長久的穩(wěn)定與繁榮。
在那片被霧氣繚繞、仿佛世外桃源般的深山村莊里,蝦仁正坐在池塘邊,悠閑地甩著釣竿,跟一群圍著他、滿臉好奇的村民開起了“吹牛大會”。
天命論而已嘛!
他蝦仁可是穿越者,早就從上帝視角知道了。
別的蝦也就知道朱皇帝的幾個兒子作惡多端了,然后就剩下地直接無腦吹爆朱皇帝了。
但他們啊,或許還不知道老朱還是一名撲街的小說作家呢!
“嘿,你們知道嗎?咱們那位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啊,他老人家可是有個比咱這池塘里的魚還離奇的故事?!蔽r仁故作神秘地壓低了聲音,眼神里閃爍著“獨(dú)家揭秘”的光芒。
“啥故事?快說快說!”村民們急不可耐,一個個脖子伸得老長,生怕錯過了一個字。
“說起來,這還得提到一本奇書——《周顛仙人傳》,這可是咱們朱皇帝寫的。書里說啊,有這么個周顛仙人,法力高強(qiáng),乃是天上的一個大神啊,呼風(fēng)喚雨、只手遮天、無所不能?!蔽r仁邊說邊比劃,那架勢,就像是親眼見過似的。
沒想到啊,老朱你竟然還會編故事,今日我可得拿這個吹吹牛了。
“喲,這么神?”村民們驚呼連連,一個個瞪大了眼睛,仿佛能聽到書頁翻動的聲音。
“更神的還在后頭呢!”蝦仁話鋒一轉(zhuǎn),“據(jù)說啊,朱元璋還沒當(dāng)皇帝的時候,仙人就下凡指定了說朱皇帝必然能當(dāng)皇帝,這就是天命??!”
“真的假的?神仙真的這么說了嗎?”村民們半信半疑,但眼神里還是滿滿的好奇。
“當(dāng)然是朱皇帝編的了。”蝦仁故作深沉地?fù)u了搖頭,“在里面,朱老爺子說了,這就是天命的魔力所在,老天爺?shù)男乃?,比咱村的小寡婦還難猜。它老人家就喜歡玩驚喜,不按常理出牌。”
“就像是當(dāng)年統(tǒng)治中原大地的蒙古人一樣,一個游牧min族怎么就入主中原,還能統(tǒng)治中原這么久?按照朱皇帝的天命論來說,這就是天命!”
“總而言之,言而總之,朱皇帝一個乞丐都能當(dāng)皇帝,那就是天命的原因?!蔽r仁總結(jié)得那叫一個精辟,村民們紛紛點頭,表示贊同。
“好啦好啦,故事講完,咱們還是回歸現(xiàn)實,繼續(xù)釣魚吧。說不定啊,咱們誰也能釣上來個‘天命之寶’呢!”蝦仁笑著揮了揮釣竿。
這老朱編的故事真是一般,都不想說了。
還不如劉邦的斬白蛇起義,陳勝吳廣的狐貍,張角的雷公呢。
難怪后世人沒怎么聽過。
村民們一聽,更來勁了,一個個像是被強(qiáng)力膠水粘在了原地,死活不肯挪窩。“蝦仁啊,你看這魚兒都躲著你呢,不如咱們就繼續(xù)聊聊那位朱皇帝的那些個故事吧!”張大嬸笑瞇瞇地說,眼神里滿是期待。
蝦仁無奈地攤了攤手,心想:好吧,既然你們這么愛聽,那我就再給你們吹吹。
于是,他清了清嗓子,繼續(xù)說道:“說到這朱皇帝啊,他老人家不僅是個實干家,還是個理論大師。你們知道嗎?他寫了篇文章,叫《諭齊魯河洛燕薊秦晉民人檄》,那里面的話,簡直是比咱村東頭的王嬸子講故事還精彩?!?br>
這么喜歡老朱皇帝編的理論是吧?那就讓你們聽個夠。
“文章咋說的?”村民們異口同聲,耳朵豎得比兔子還長。
“哎呀,那里面說啊,自古以來漢人統(tǒng)治中原大地,其它如蒙古這樣的族群在在外面給中原老大哥乖乖上貢,那是各自安好。”蝦仁繪聲繪色地講述著,逗得村民們哈哈大笑。
“后面大家都知道蒙古人入主中原了,朱皇帝一尋思,這就不對了,怎么一個游牧的,來咱們中原大地管咱們農(nóng)民種地了?”蝦仁模仿著朱元璋的口吻,一臉認(rèn)真地說道。
“所以啊,按照這個邏輯,朱皇帝一尋思,竟然如此這肯定是老天爺?shù)臎Q定,于是他把元當(dāng)成了前朝,說這就是天命!從秦漢隋唐兩晉兩宋元,這就是一條天命鏈子。老天讓放羊的來管種地的,怎么看也不對勁,但是老天說了就是天命!咱們得聽老天爺?shù)脑挵 !?br>
“這不是強(qiáng)盜邏輯嗎?一個放羊的來這里管種地的干嗎?老天爺昏頭了嗎?”村民們疑惑。
蝦仁講得興起,他拍了拍褲腿上的塵土,繼續(xù)說道:“天命之后啊,朱皇帝就要要搞起他的恩德論了?!?br>
“你們想啊,朱皇帝當(dāng)上皇帝之后,就想著要是以后有人學(xué)他起義,也來喊一聲自己是天命所歸,怎么辦?于”蝦仁故意賣了個關(guān)子,惹得村民們紛紛投來好奇的目光。
“他老人家琢磨出一套新理論,就是這個‘朱氏恩德論’,也就是說別管王朝怎么樣殘暴怎么昏庸,至少王朝讓百姓免于混亂,免于戰(zhàn)爭,這片土地上的東西都是王朝給你們的,有一口飯吃一滴水喝就不錯了,別整天想著壞念頭。”
“皇帝就是這片土地上的房客,百姓們就是租客,這片土地上的所有東西都是皇帝的,吃他的喝他的,就別想著怎么樣想當(dāng)皇帝,要感恩?!蔽r仁模仿著朱元璋的口吻,說得有模有樣。
“有人要是問,你當(dāng)初怎么不感恩元朝?朱皇帝就說自己當(dāng)初根本就沒有起義,也沒有造反元朝,當(dāng)時各路反賊把元朝滅了,自己出來把反賊給滅了,這才取得了天下,自己不過是為元報仇罷了?!?br>
蝦仁邊說邊搖頭,仿佛對朱元璋的這套理論既無奈又覺得好笑。
繼續(xù)閱讀請關(guān)注公眾號《花讀書香》回復(fù)書號【1926】